“7宗罪”凸現直銷開放風險


  直銷開放在即,規(guī)范化運作的企業(yè)在厲兵秣馬的同時,種種不和諧的聲音也同時在市場響起。他們通過宣揚“中國即將承認直銷行業(yè),必須搶占市場先機”為幌子,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自己企業(yè)即將獲得“直銷牌照”,大肆進行非法活動,而部分轉型企業(yè)也并不能做到獨善其身,通過夸大市場機會進行違規(guī)操作。經過記者近兩個月的明查暗訪,并結合各類媒體對上述現象的曝光,茲總結直銷立法前夜“七宗罪”如下:

  “7宗罪”之一:

  境外直銷公司假借

  “外資先行”開道

  直銷立法關于“外資先行開放”的跡象似乎為徘徊在國門之外的外資直銷公司潛入中國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并以“自己將最先獲得開放”為藉口欺騙民眾。

  中國直銷市場巨大的潛力一直引來了外資直銷公司的虎視眈眈。不可否認,境外直銷公司除了安利、雅芳等十大所謂轉型企業(yè)外,還有更多的直銷公司。這部分直銷公司除了部分以零售方式或專賣店方式在中國開展業(yè)務外,許多則在暗中從事傳銷活動。4月份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曝光的雷克瑟絲即屬此例。

  雷克瑟絲在美國確實是一家獲得世界直銷協(xié)會聯(lián)盟認可的直銷公司。盡管該公司有關人員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并沒有在中國內地開展業(yè)務,并且認為部分經銷商在中國內地從事業(yè)務屬于非法行為,但據知情人士稱,其CEO泰利·拉卡爾(Terry LaCore)曾在4月專程飛往香港處理危機事宜,并為業(yè)務人員“鼓舞斗志”,試圖繼續(xù)在內地開展經營業(yè)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公司往往是通過其海外的直銷商進入中國內地開展業(yè)務的,例如雷克瑟絲在內地的“線頭”一般都是其在香港的直銷商。而按照我國有關規(guī)定,海外直銷商不得在國內從事直銷業(yè)務。

  據了解,類似于雷克瑟絲這樣的企業(yè)已經不在少數。一些號稱在中國進行零售業(yè)務的境外直銷公司,其運作模式也遭到了許多媒體的質疑,例如在國內開展業(yè)務的美國某著名直銷公司,有媒體質疑其運營模式仍帶有較強的直銷甚至是傳銷色彩,其部分業(yè)務人員即是在國外相當成功的直銷商。

  “7宗罪”之二:

  轉型企業(yè)違規(guī)夸大

  宣傳市場機會

  面對外資開放先行的各種言論,不但一些沒有正式進入國內的海外直銷公司在夸大市場機會,部分在中國已經運行多年的所謂轉型企業(yè)也沒有做到獨善其身,同樣在夸大宣傳其市場機遇。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層在宣講市場機會時出現了不切實際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業(yè)務隊伍在夸大市場機會。

  記者近日對幾家轉型企業(yè)進行了明查暗訪,發(fā)現這些公司無一例外地在宣稱自己因為是轉型企業(yè),“在中國已經合法運行多年,而本次直銷開放將對外資提前開放,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边@類公司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非公開場合,最喜歡提及的論調是,不但將現在懸而未決的“外資開放先行”的問題定性化,而且宣稱“首先只是對轉型企業(yè)開放”,以此來招攬業(yè)務人員。

  也有部分轉型企業(yè)強調在這個敏感時刻應該保持低調,某公司甚至下發(fā)了專門文件,但這并不能阻止業(yè)務人員夸大宣傳市場機會。記者在4月16日參加該公司的培訓會議的時候,便聽到了臺上講師鼓吹,該公司因為這幾年一直守法經營,經常獲得國家有關部門表彰,將成為第一批獲準直銷的企業(yè),并要求業(yè)務人員全力以赴招募隊伍,盡快“跑馬圈地”。

  “7宗罪”之三: 

  原傳銷公司

  “重操舊業(yè)”

  1996年我國批準了41家傳銷企業(yè)。1998年4月國家頒布禁止傳銷禁令以后,部分企業(yè)退出了傳銷市場,有的則潛入地下或者轉戰(zhàn)國外。隨著立法進程的加快,這些企業(yè)又蠢蠢欲動起來。有的已經制定了新的市場計劃,有的甚至已經招募了幾萬人的業(yè)務隊伍。盡管此類企業(yè)大部分是內資企業(yè),其在宣講中一方面是強調內資也將開放,現在正在努力,另一方面是鼓吹其因為以前獲得過國家批準,至少也將成為開放后獲準直銷的第二梯隊。

  由于擔心國家對外資直銷企業(yè)先行開放后,其建立起來的業(yè)務網絡隊伍可能出現倒戈現象,這些企業(yè)不但面臨拓展新的業(yè)務隊伍問題,更重要的是還面臨怎樣挽留現有業(yè)務隊伍的問題。相對于轉型企業(yè)而言,此類企業(yè)通過夸大宣傳市場機會來拓展或挽留業(yè)務隊伍的的心情更為迫切。

  “7宗罪”之四:

  傳統(tǒng)銷售企業(yè)

  “冒進轉型”直銷

  直銷市場方法的魅力已經越來越吸引了傳統(tǒng)銷售企業(yè)的眼光,特別是一些保健品企業(yè)正在計劃將傳統(tǒng)銷售模式改變?yōu)橹变N。因為他們看到,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企業(yè),大部分以保健品或美容護理用品為主,并且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這無疑使苦苦掙扎多年仍不能跳出市場泥潭的保健品企業(yè)看到了希望,而中國直銷立法使他們更覺得這種機會在漸行漸近。盡管沒有什么直銷經驗,盡管現在直銷法規(guī)還沒有出臺,部分企業(yè)已經開始了直銷市場運作,甚至已經開始招募業(yè)務人員。


 

  “7宗罪”之五: 

  “拿牌掮客”抬頭

  直銷立法前夜,“四大直銷實驗基地”鬧得個滿城風雨,而這場風雨的背后,凸現出的則是部分人士的“掮客心態(tài)”。

  據有關媒體報道,鬧劇幕后的策劃者是全國高科技健康產業(yè)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CHC)和海疇公司。但海疇公司事實上扮演的角色,是CHC和企業(yè)之間的溝通橋梁。換而言之,海疇公司物色企業(yè),由CHC發(fā)放“直銷實驗單位”的牌子。例如四川正田公司希望能進入直銷行業(yè),正好遇到了海疇公司,雙方一拍即合,而海疇的合作方CHC隨即接納了正田公司。在正田付出一筆不菲的費用之后,正田如愿領到了那塊牌子。海疇和CHC如愿得到了那筆酬勞。

  而據另一家“實驗基地”內部人士透露,拿到“直銷實驗基地”并非最終目的,其終極目標是通過這些機構盡快拿到市場開放后的直銷牌照,而這也是相關人員給他們最大的畫餅。因為這些人員“良好的背景”遠非媒體披露的那么簡單。當然,拿直銷牌照的資金也遠非拿到“實驗基地”牌照這么簡單。而事實上,想在直銷市場開放后獲得直銷牌照的公司也決非只有這4家。

  這不得不令人想起傳銷禁令下達之前活躍在市場上的“掮客們”,當時部分人士利用其與有關部門“良好的關系”,通過與想獲得傳銷牌照的企業(yè)穿針引線,獲取了大量所謂的“中介費”,這也導致了后來非法傳銷公司紛紛披上了“合法外衣”大肆進行欺詐活動的重要原因。

  面對直銷市場即將開放的問題,有關人士認為,開放中國直銷市場,再一次讓國家工商總局及商務部的相關人員成了手里掌握發(fā)放直銷權“金鑰匙”的人,占據了極度稀缺的公權資源支配權,眾多想在直銷市場中分得一塊蛋糕的公司自然會對他們趨之若騖,這也為掮客們提供了市場。該人士呼吁,直銷立法在規(guī)范企業(yè)行為的同時,也應建立和健全對相關權力部門的監(jiān)控機制,防止腐敗行為的發(fā)生。

  “7宗罪”之六: 

  假借“電子商務”

  進行傳銷

  “老鼠會”的發(fā)展過程實際上一直存在“變異”現象。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仗”,世界各地的“老鼠會”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老鼠會”通過不斷地變異而獲得發(fā)展空間。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老鼠會”也嫁接了這種先進的銷售模式而打上了“電子商務”的旗號。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嚴厲打擊的“美國遠程教育”、“美國互聯(lián)網基金”等即屬此例。

  典型的則是近日被曝光的“新智網”,即通過收取用1550元換來了這樣一個“資格”———成為“新智網”的會員,并宣稱“上這個網站既可以學英文,還可以與‘世界一流大師’親密接觸,關鍵是這個網站內容天天會變,內容新鮮。而事實上該網站內容并無特殊,只是有一些可以下載的“世界營銷大師”講課視頻資料。其實際的目的是通過發(fā)展下線收取高額的會費“圈錢”。

  由于戴上了“電子商務”的帽子,使得這種“老鼠會”更加具備隱蔽性、欺騙性和多樣性,并且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電子商務交易法規(guī),從而使得這種欺騙方式更加難以監(jiān)控。

  “7宗罪”之七:

   “老鼠會”

  黑手伸向學生

  5月3日,記者接到張先生從佛山打來的報料電話,記者隨即進行了暗訪。張是被朋友以找到了好工作為名從浙江某大學欺騙過來的,與張同樣被騙的學生不下200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十七八歲的中專生。每人交了3800元買了兩塊手表,并且所有證件、銀行卡等都被沒收。據張稱,自己到商場對比了一下,兩塊表最多也只值400多元,并且無任何生產標志,而公司連名稱都沒有。所謂的主管只是帶領大家租住在出租屋內,工作則是逼迫他們向家人或朋友打電話欺騙錢財。

  “老鼠會”活動猖獗一直是中國直銷市場上的毒瘤。在直銷立法前夜乘勢擾亂市場自不待言,更是將黑手伸向了學生。他們抓住現在大學生工作難找的心態(tài),向學校發(fā)傳真或召開招聘會等形式,將學生欺騙到外地,然后嚴密監(jiān)視起來進行非法傳銷活動。

  除了“老鼠會”將黑手伸向學生外,轉型企業(yè)在學生中發(fā)展業(yè)務人員的現象也越演越烈。據有關方面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調查結果顯示,安利、玫琳凱、完美等企業(yè)的在校學生業(yè)務隊伍已有一定規(guī)模。

  對于學生從事直銷活動在我國一直是明令禁止的。在1997年頒布的《傳銷管理辦法》中就有“禁止學生和現役軍人從事傳銷活動”規(guī)定,盡管這個辦法很快被廢除了,但是國家在允許10家直銷企業(yè)從事經營活動時,也明確規(guī)定學生不能從事直銷活動。

  另外,作為《直銷法》的前奏,《外商投資直銷企業(yè)暫行規(guī)定》草案也有相關規(guī)定,盡管這份草案還沒有公開和正式頒布,但它對直銷立法應該有很大影響,估計不允許學生、軍人從事直銷活動的條款會出現在《直銷法》中。

  安利公司全國媒介事務部高級經理姜京源曾表示,對安利在北京一些高校發(fā)展直銷員的事實,已經知道,公司已在積極地查處。姜分析說,造成安利在大學生中發(fā)展直銷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一些安利經銷商的個人行為,二是某些優(yōu)惠顧客本身不具備發(fā)展直銷員的資格,也在大學生中發(fā)展直銷員,給安利公司造成了不良影響。他同時認為,由于有些學生隱瞞了真實身份,查處起來有一定難度。

  作者簡介:

  王萬軍:工商管理碩士(MBA),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編輯,現為《南風窗·新營銷》直銷欄目主編。曾策劃撰寫網易商業(yè)頻道《中國直銷立法十大懸疑》、策劃制作中央電視臺《聚焦中國直銷立法》、《聚焦中國直銷業(yè)》大型電視專題片。

  四年直銷行業(yè)管理經驗,三年知名財經媒體從業(yè)經驗。親歷了中國直銷業(yè)一度的輝煌,也見證了“一刀切”后的陣痛。7年時間對中國直銷市場的關注和探詢,利用新聞從業(yè)經驗歷練的獨特視角,全面剖析中國直銷市場發(fā)展。

  《八巨頭論劍中國直銷》一書即將由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國際大度32開,15萬字,定價23.00元。訂購聯(lián)系:020-33683716,電子郵件:wangwanjun@vip.so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