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三分法淺析

  汝瓷三分法的提出,并非筆者一時心血來潮,突發(fā)奇想。它是實踐引發(fā)人們對汝瓷研究的重大課題。北宋汝官窯瓷僅生產了二十多年時間,但其產品有早,中,晚三期之分,這就是汝瓷三分法。令人遺憾的是,三分法在國內至今仍是待解之謎。目前國內傳統(tǒng)鑒定的高手大家,并不識中后期汝官窯瓷。高科技無損檢測也僅能鑒定早期汝瓷。高科技鑒定需要傳統(tǒng)鑒定為其提供標本。否則其數(shù)據(jù)庫無法建立,也無法獲得中后期汝瓷胎釉中元素成分和比例。然而對早期汝瓷高科技無損鑒定的準確率已接近100%,筆者認為未來中國古陶瓷鑒定一定是高科技的天下。但高科技鑒定的發(fā)展完善,還需要傳統(tǒng)鑒定的大力支持,傾力相助。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傳統(tǒng)鑒定與高科技鑒定的合作難盡人意,筆者認為兩者之間的關系很有點像歷史上的國共合作,筆者一語道破天機,信也罷,不信也罷,任人評說。筆者對汝瓷的探討研究已有二十幾個春秋,對早,中,晚三個時期的汝瓷進行過聚類排比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三個時期的汝瓷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2001年5月,著名古陶瓷專家,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故宮古陶瓷研究員王莉英老師在京舉辦五大官窯瓷學習班,筆者參加了這次學習班,并帶了一件汝官窯后期產品--天蘭釉汝瓷酒杯。王老師看了一眼,連支燒支釘支在什么地方都未看清楚就說"這是仿品"。2004年筆者又持此物赴上海對該器進行高科技無損檢測,而結果認定該器也是仿品。問題的出現(xiàn)讓筆者百思不得其解。筆者堅信對此物的認定并未走眼。那是什么原因導致上述問題的發(fā)生?汝官窯瓷釉早,中,晚三期之分,北京故宮,臺北故宮所藏汝瓷大多數(shù)是汝瓷早期產品。以早期汝瓷作標準器去比后期汝瓷,這就是失誤的原因。高科技鑒定出現(xiàn)失誤和傳統(tǒng)鑒定害的是同一種病。汝瓷三分法解決不了,高科技鑒定汝瓷就很難進入實戰(zhàn)。中后期汝瓷傳世品瓷片標本首先要靠傳統(tǒng)鑒定識別,然后為科研部門提供準確的標本,只有這樣科研數(shù)據(jù)庫才能健全,否則高科技無損鑒定無法開展對中后期汝瓷的鑒定工作。據(jù)筆者掌握的資料所知,在汝官窯發(fā)掘中瓷片的出土層次并未打亂。一個有經驗的古陶瓷專家,在發(fā)掘中根據(jù)汝官窯遺址地層,再借助自己的經驗,把汝瓷早,中,晚三個時期的瓷片加以區(qū)分并不十分困難。汝瓷的釉中配方比較復雜。它的生產隨著自身的發(fā)展在不斷完善。三個階段釉的配方均不一樣,釉中各種元素及含量也不盡相同。胎質由早期的疏松向致密演變。瓷土淘洗的更加精細。釉色由早期的印青,灰青向天青,天蘭,純正的粉青演變。片紋也由較大開片向細密開片變化,后期還出現(xiàn)了無紋汝瓷和瓷塑工藝品。由不成熟向成熟這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假若不盡快破解汝瓷三分法這個待解之謎,不但傳統(tǒng)鑒定會出現(xiàn)大的漏洞,而且高科技鑒定也會止步不前,難以開展對中后期汝瓷的鑒定工作。中后期汝瓷在民間時有出現(xiàn)。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筆者擔心,這批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有流失海外的可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不能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再度發(fā)生。

  三 分 法

  一、早期汝瓷

  汝官窯的早期產品,以傳世品來看,釉色灰青,卵青者居多數(shù),略帶粉青者也占相當?shù)谋壤,偏天青色者極為少見。里外光素無紋飾,開片略大,片紋好,器物內外蟹爪紋明顯可見。胎質灰白,疏松,瓷土經過淘洗,但不夠精細。釉下氣泡小而稀疏,用廖若星晨形容較為確切。燒制方法為支釘支燒和墊餅支兩種,中后期汝瓷燒制也是如此。汝官窯早期汝瓷主要收藏于臺北故宮23件,北京故宮17件,上博8件,英國,日本,香港也有十多件藏品。以上傳世汝瓷,絕大多數(shù)為汝窯早期產品。在釉色上,印青18件,粉青28件,偏天青色器物還不足14件。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對汝瓷雖有研究,但成果甚微。

  二、中期汝瓷

  汝官窯發(fā)展到中期時,制瓷工藝有很大的改進,汝民窯的刻印花技術已在生產中廣泛采用。釉色向多樣化演變,豆青,粉青,月白,天青等釉色開始出現(xiàn),片紋也由大開片向細密開片演變。與早期汝瓷相比,胎質也趨向緊密。請看以下器物,是否能從中推理中期汝瓷的演變過程。

  三、后期汝瓷

  汝窯后期產品室筆者探討汝瓷的重中之重;兆谡湍觊g該窯的產品達到了頂峰。此時汝窯的釉色以天青,天蘭為主色。還有豆青,粉青,蔥綠,梅子青。八大釉色具全。歷史文獻曾有"汝瓷無紋者尤好"的記載,而無紋汝瓷就是后期的產品,汝瓷的瓷塑工藝品也產自這個時期。 "官窯重楷模",汝瓷后期產品普遍采用了模具成型的工藝。在燒制過程中也有少數(shù)窯變汝瓷出現(xiàn),而窯變汝瓷所產生的輝耀,尤使人感到奇異。這種汝瓷是大開片,鱔血紋。為什么徽宗在京師自置窯燒造,取名官窯,筆者推測徽宗在發(fā)現(xiàn)這種窯變汝瓷后,突發(fā)奇想,建立官窯,這僅是一種推測而已。而北宋官窯紋片也有鱔血紋為上的有關記載,難道真是無巧不成書嗎?早期汝瓷的片紋在后期已經絕跡。為了求真務實,筆者介紹幾件汝官窯后期產品,供專家,學者,廣大陶瓷愛好者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