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紅釉早在明初洪武年間已燒制成熟,但至明中期即失傳,以低溫礬紅代替。清初康熙年間又恢復(fù)了生產(chǎn),這種銅紅釉瓷在清朝以康熙質(zhì)量最佳,但數(shù)量極少,晚清生產(chǎn)更少,只見光緒仿康熙紅釉器,制作粗率。
據(jù)記載,霽紅釉的配方由紅銅條、紫英石合成,兼配碎器、寶石、瑪瑙等組成。永樂鮮紅、宣德紅釉,康、雍、乾三期有別于郎窯紅、豇豆紅的紅釉均屬霽紅之列?滴蹯V紅器既不像郎窯紅那樣濃艷透亮,也非豇豆紅之淡雅柔潤,而是一種失透深沉的紅釉,是以銅為著色劑,在1300℃左右高溫還原焰中燒成,其特點(diǎn)是釉汁凝厚,釉面有橘皮紋,色調(diào)深紅,呈失透明狀。總之,釉如橘皮、失透深沉、白底青花款這三者是康熙霽紅區(qū)別于郎窯紅器的顯著特點(diǎn)。康熙霽紅器物有玉壺春瓶、盤、碗之類,其中有“大清康熙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和康熙早期的“大清丁未年制”的青花豎兩行六字雙圈楷款的康熙霽紅器極為珍貴,顯然都是官窯祭器。
康熙朝瓷器的款識(shí)問題,據(jù)許多專家考證,康熙早期并未見官窯款識(shí),而是大量使用花押、圖記、齋堂款,官窯器也有不署年款的,家藏款、私家款,傳世品中罐瓶之類很少是有本朝款。據(jù)筆者粗考,清康熙朝早期瓷器只見有“大清丙午(康熙五年)、丁未(康熙六年)、戊申(康熙七年)、辛亥(康熙十年)年制”的青花楷書干支款,主要書于碗、杯的圈足內(nèi)。而只見“大清丁未年制”的青花豎兩行六字雙圈楷書款書于康熙霽紅玉壺春瓶的白底圈足內(nèi),青花著色沉著,楷書字體寬大。直至康熙二十年以后書寫本朝年款才成為制度。因此,清康熙早期的瓷器,即使是官窯器,沒有署本朝官款,而署干支款、圖記款等應(yīng)屬正常。
閩北私人收藏有一件清康熙“大清丁未年制”款霽紅釉玉壺春瓶,該瓶高13厘米,口徑4.8厘米,足徑4.2厘米,最大腹徑8厘米。該瓶胎質(zhì)細(xì)密,瓷化程度好,胎體分量較重,系分三截拼接而制成,瓶口脫釉呈燈草邊,整器施滿霽紅釉,釉如橘皮,有釉水流淌至圈足邊之痕跡,圈足內(nèi)施青白釉,釉層肥厚細(xì)潤,見青花雙圈中書寫豎兩行六字楷書干支款“大清丁未年制”,字體頓捺明顯,線條挺拔。據(jù)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的《明清瓷器堂名(年號(hào)干支)款一覽》載,“大清丁未年制”系康熙六年的干支款,見于青花梅樹亭月碗。因此,該瓶應(yīng)為清康熙早期所制的霽紅玉壺春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