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由大連群策文化藝術(shù)品有限公司舉辦的小型鑒寶會上,一位瓷器收藏愛好者拖著巨大拉桿箱進了門:兩只汝窯天青釉蓮瓣式溫碗、一件汝窯天青釉盛世寶鼎、一件元青花人物紋執(zhí)壺……相繼擺上鑒寶臺,古陶瓷高級鑒定師劉志成連連搖頭,收藏者卻堅稱他的藏品均經(jīng)國內(nèi)知名鑒定家看過,劉志成無奈評價:“且在吃藥呢。”
大連收藏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元青花?器型古里古怪的臆造品,為何被收藏者奉為至寶?一件有著“大元至順年制”題款的青花盤為何就可以初步判為贗品?11日,本報《品讀匯·鑒賞齋》與大連群策文化藝術(shù)品有限公司在晚報社六樓會議廳,聯(lián)合舉辦了“收藏鑒寶”公益講座,揭開了元青花收藏中的神秘面紗。
大連元青花不過寥寥幾件
瓷器收藏中,因為存世量稀少和巨大的利益驅(qū)動,同時在收藏愛好者中普遍存在“撿漏”心理,致使市場上本應為珍稀的宋代單色釉、元代青花瓷和明代成化彩瓷成為造假重災區(qū),贗品泛濫。
炙手可熱的元青花是不是像市場中那樣隨處可見呢?在本次公益講座中,中國藝術(shù)品鑒定與評估委員會常委、CCTV國際頻道《精品收藏》欄目鑒定專家王勝勇老師表示,元青花瓷器存世極為稀少,目前,在國外各大博物館有記載的元青花瓷器有200多件,國內(nèi)有記載的元青花100多件。而頗受藏家推崇的元青花人物紋瓷器,目前已知確定的國內(nèi)約有八九件,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僅有30幾件。
以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為例,該文物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出土于南京江寧縣觀音山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墓。上世紀50年代,沐英墓被盜,才使這件稀世珍寶面世,后經(jīng)文物專家鑒定,確定屬一級國寶,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瓷罐拍出了相當于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而“蕭何月下追韓信”,瓷胎質(zhì)地、青花發(fā)色,都更勝一籌,價值難以估量。
據(jù)了解,大連群策文化藝術(shù)品有限公司成立約一年來,舉辦過公益鑒寶活動十幾次,鑒定瓷器約2000件,尚未鑒定出一件確信無疑的元青花。
目前,已知的元青花瓷器,樂觀估算,在大連也不過寥寥幾件。
落“大元××年制”款可以“判死”
那么,在市場中,我們該如何判定一件元青花的真?zhèn)文兀?/P>
王老師表示,判定一件元青花器,需要具備綜合專業(yè)能力,但也有一些基本的技巧,要從“看器型、看青料、看紋飾、看胎釉、看造型、看款識、聽聲音”,俗稱“六看一聽”入手。
從器型來看,元青花的器型多為罐、瓶、壺等大器件,采用模制,由頸、上腹、下腹、底幾部分,分斷拼接而成?繚裉ソ雍,靠釉黏度接合,大器摸上去有擋手的感覺。小器型多為盤、碗、高足杯等。對于器型不規(guī)則、古怪的器物,藏家需謹慎提防。
元青花真品胎體厚重,遇到胎體太輕或太重時,都得格外小心。真品器件的胎有火石紅,呈古樸的火紅色狀,仿品火石紅有時過紅像漆紅色狀,而且生硬。
元青花真品為青白色釉,一般為樞卵白青釉、微青釉,白中閃青,仿品釉是乳白色或過于青色。元代大器多采用澆釉,有流釉現(xiàn)象。而八棱器和扁瓶多為拓釉,也就是用毛筆或刷蘸釉涂抹。除玉壺春瓶外,元青花的圈足施釉不到底,只有玉壺春瓶底部上釉,器物露胎處呈褐紅色,圈足不規(guī)則,彎彎曲曲。真品碗、盤類器物的底部無釉而且有乳釘狀突起,而仿品器物底部平整。
真品梅瓶口是上窄下寬的梯形,仿品梅瓶的口是直口型。真品圈足是外圈斜削的,這是元青花的普遍特征,仿品圈足是框直的。
此外,真品圖案紋飾密布全器分布,分多層次布局,而仿品偷工減料,圖案較疏松。元青花的紋飾都為實筆繪畫,出現(xiàn)印花即為仿品。動物紋多為龍鳳紋、麒麟紋和魚紋。真品龍紋細身頭小,三爪、四爪,從已知的元青花器看,尚未發(fā)現(xiàn)五爪龍紋。植物紋中,牡丹紋作為主體花紋時,留有白色輪廓線。真品青花色澤(發(fā)色)濃艷青翠和灰暗兩種艷色,均有鐵銹斑,用手摸上去凸凹不平,仿品均為點彩、平滑、用手摸無凸凹的感覺。在元青花中,有時會出現(xiàn)粗料和細料混合用的情況,一般來說,元青花的進口細料(蘇泥勃青)畫纏枝紋,國產(chǎn)料(粗料)畫折枝畫。國產(chǎn)料中的平等青,青色淡雅,多用于明成化到正德年間,灰暗高雅的石子青,多用于明清青花,回青料又稱佛頭青,多用于明嘉萬時期青花器,此外,還有稍帶紅色的浙料青、康熙年間的珠明料等。
元青花真品寫的都是草書,但是都不寫款,多為記事文、許愿文。落“大元××年制”年代款識的可以否定。
目鑒與科鑒相結(jié)合
本報《品讀匯·鑒賞齋》自去年3月改版以來,得到讀者廣泛支持喜愛。針對收藏市場新假亂泛濫的現(xiàn)象,應讀者要求,今年1月1日,本報《品讀匯·鑒賞齋》刊文,將與大連群策文化藝術(shù)品有限公司聯(lián)合舉辦“收藏鑒寶”公益講座。這是本報首次舉辦“收藏鑒寶”公益講座,文章刊登后,電話不斷,網(wǎng)絡報名和轉(zhuǎn)載極其踴躍。11日上午8時,收藏愛好者便聚集在晚報社門前。這其中有年過8旬的老人,也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以前對元青花的特點有些模糊,聽了這次公益講座,很多問題清晰了。當然咱還達不到專業(yè)鑒別水平,但再到市場,心里也算有個數(shù)了。從這幾點判定,有一條不對就可以否定掉!甭犕曛v座,藏友沈強說,自己原在船上工作,多年來對歷史和古文物尤其喜愛,“出差去北京有十幾趟了,每次都去故宮,到現(xiàn)在,故宮瓷器館里的東西還沒看完!蓖诵莼剡B后,沈強也常去各地古玩城轉(zhuǎn),“之前真不知道元青花人物罐這么稀有,王老師的講座給提了醒!
“凡是來聽講座的,至少都是收藏愛好者。”劉德才老先生說,他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收藏,“瓷器、玉器、雜項都有,期間也有過打眼的經(jīng)歷。再以后對元青花的收藏,至少不會兩眼一抹黑誤打誤撞了! 69歲的王玉海老先生接觸古玩收藏有近20年了!霸S多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此前我買到過一塊元青花八棱瓶的瓷片,當時就覺得不是噴釉的,這次終于解開了疑問!
“收藏領(lǐng)域里的路子都是相通的,元明清青花也有一定共性。收藏鑒賞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成為行家里手,光靠理論不行的!笔詹貝酆谜邉⑾壬f,除了多聽課,“還要多上手,日積月累,在市場里摸爬滾打,認識才能逐漸提高!
傳統(tǒng)上講,鑒定古玩是一門眼學,稱為目鑒。但面對紛亂的市場,僅憑眼學已無法準確判定一件器物的真?zhèn)危虼诉應借助一定的科學儀器,依靠科鑒,王老師表示,目鑒與科鑒結(jié)合,才能準確地判定一件瓷器的真?zhèn)渭澳甏?/P>
“下一場講座什么時候辦。俊痹S多讀者對講座充滿期待。類似的講座以后每月將定期舉行。即日起,本報《品讀匯·鑒賞齋》與大連群策文化藝術(shù)品有限公司將不限額征集大連藏家收藏的青銅器、瓷器、書畫、玉器、雜項等藏品,初定3月,聘請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單國強、研究員劉靜,北大文博院博士劉雄、清華文博院博士生導師須小龍、古陶瓷科研項目組組長、古陶瓷高級鑒定師劉志成,免費為大連市民鑒寶,經(jīng)鑒定確認的古董,將于2014年4月舉辦大連首屆精品保真拍賣會。